下一篇
2017年07月05日
如何提高養殖成功率?前期工作需注意
上一篇
如何運苗?
天氣要求:
運苗要挑風和日麗的天氣,悶熱、暴雨、大風天氣都不宜運輸。
時間要求:
時間是以到達池塘的時間為準。池塘放苗最佳時間是:上午6-9時及下午4-6時。運輸時間一般不能超過6小時。運輸超過6小時的必須選購較小規格(0.6-0.8厘米)的苗。
溫度要求:
低溫運苗可以抑制仔蝦的代謝,減少活動量,降低苗袋中溶解氧消耗以及污染物產生,可以大大提高運苗與放苗的存活率。由于苗廠出苗水溫一般控制在22-24℃,為了避免溫度應激或者引發滲透障礙,要求運苗氣溫(高溫期則是車內溫度)不能高于28℃(超過的要用空調或冰塊來調節)。要避免陽光直射苗袋,盡可能避開中午高溫時段運苗。蝦苗到達養殖場以后,不能直接倒入池塘內,要把苗袋放入池塘10-20分鐘,待袋內水溫和池水溫度接近時,才能放苗入池。如果水溫過高,還應考慮用冰降溫(到25℃以下)。
水質要求
苗蝦裝袋時必須用清潔海水與優質淡水配出對應鹽度的運苗用水,占袋中體積1/3,充足純氧占體積2/3。每袋內放入幾?;钚蕴恳晕轿r苗排泄污染物。
數量要求
一般小袋(5升)裝苗3-5千尾/袋,大袋(30升)是1.2-2萬尾/袋。數量是按蝦苗大?。ㄔ酱蟮臄盗吭缴?,常見規格是0.6-1厘米)與運輸距離(距離越遠苗要求越小,數量越少)來定。
路程要求
運苗的路程不能太遠,最好就近購苗;路途不能太顛簸,否則苗袋容易破損。
如何確定合適的放苗密度?
確定放養密度有三個因素
期望畝產、出塘規格和養殖成活率。
放苗密度=期望畝產×出塘規格÷養殖成活率
若按養殖成活率80%、期望畝產1500斤計算
預計出塘規格40只/斤,就應放苗7.5萬尾/畝;如果出塘規格要求30只/斤,就應放苗5.5萬尾/畝。若按養殖成活率80%、畝產1000斤產量計算:出塘規格要求40只/斤,就應放苗5萬尾/畝;出塘規格要求30只/斤,則應放苗近4萬尾/畝。
養殖存活率
作為經驗欠缺的養殖戶其實是很難確定的一個數據,這里我們一般用試苗存活率來推算。實際生產中隨著養殖時間的加長,試苗存活率與最終的養殖存活率其實是有很大偏差的,而且時間越長這個偏差就越大。當然養殖戶的經驗(對自己池塘情況掌握情況)越豐富,技術越完善,導致這個偏差的養殖損耗也就越小。以一般的經驗來講,試苗存活率九成的塘,最終養殖出來總體存活率能達到7成就已經很不錯了。按照常規情況,這其中要算上一成以上的放苗損耗與又是一成以上的養殖過程損耗。當然這是基于放苗時的水質、底質、天氣都正常而言的,若是這幾點中或有問題,那么放苗的損耗還得適當增加。
所以實際生產中經驗性的計算公式是:放苗密度=期望畝產×出塘規格÷(試苗成活率-20%)
注意事項
(1)環境影響:水化有超標的,哪怕試苗全活也要適當提高放苗密度;總堿度要求≥60mg/L(否則產量決不會太高);總硬度要求≥40DH(否則養殖存活率也會很低);天氣不佳,如暴雨、悶熱、臺風、大霧等天氣放苗都應適當提高放養密度。
(2)生物影響:藻相不佳、浮游動物(水蛛、纖毛蟲)過多、有敵害生物、有混養品種的都要適當提高放苗密度。